曾几何时,因为改革开放,让我们的财富急升
可同时浮躁、泡沫以及欲望,扰乱了人们的内心。
机会主义站了上风。
人们急于赚快钱,赚容易赚的钱,
不再想扎扎实实打好基。列量嗫嘧龊貌。
万事劝人休瞒昧,举头三尺有神明。
蒙混过关,该来的总是会来的。
微信群里,今年外墙保温脱落报道多不胜数:
哈尔滨市爱达一号小区
北京市昌平区公园悦府
银川市兴庆区枫河雅居
大庆市龙凤小镇小区
泰安市岳麓花园五号楼
绵阳市加州阳光小区
长沙市开福区荷园小区
.......
尤其是8月5日,北京首开畅颐园3号楼从7楼到23层外墙保温被风吹落。8月12日,北京市住建委发布通知,开展为期一年的住宅工程质量提升专项行动,将严查房屋渗漏、结构和饰面层裂缝、外墙保温板及饰面层脱落等项目。通知中明确指出严厉“打击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超资质承接业务,弄虚作假伪造检测数据、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等”。
早知今日,何必当初?
保温砂浆本是弱势群体,
当年辛辛苦苦推广的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,
成就了整个干混保温砂浆行业,
如今却成了突出的质量问题,
到了“人人喊打”的地步。
当然脱落的原因很多,
设计问题?
保温板、粘接、抹面、网格布、锚栓等单个材料问题?
材料相容问题?
施工问题?
监管责任?
验收责任?
开发商招标政策?
由于是外墙,唯一没有责任的就是业主。
脱落的原因业内人士心知肚明,
北京市建委质量提升专项行动的通知也是有的放矢。
无论如何,建筑保温本是干混保温砂浆的主要市。
但留给保温砂浆的份额却越来越少了。
影响长远发展的实例还有:
首先是腻子,
北京建材院彭荣老师1982年发明了821腻子,
耐水性能比现在所谓的耐水腻子还强,
但全国一哄而上,
做乱了市。
质量问题层出不穷,
政府只得出台文件予以禁用。
再说瓷砖胶。
在经历了20多年的艰辛推广后,
瓷砖胶逐步为市场所接受,
但现在却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局面:
瓷砖胶不赚钱,
真正赚钱的是背胶,是乳液。
今天,诸多企业又纷纷上马石膏基保温砂浆。
但据说贵阳恒大因为石膏保温砂浆质量事故不断,
内部决定全面禁用石膏抹灰保温砂浆。
磷石膏的再利用是个政治问题,
政府出面约谈,要求开发商选购合格的石膏保温砂浆。
推广一个产品不易,
毁掉却简单。
可随之毁掉的是整个行业机会。
这种机会并不多,少一个,就少了一片阵地。
反思,总在问题暴露之后。
你会说,大环境如此,我能怎么办?
人的精力是有限的,
一个行业没有3、5年也不能算“入行”。
我们相信绝大多数老板还是想长远发展,
能将一件事情持续地做下去。
同意这个判断,我们就可以往下阐述。
心病还得心药治。
翻开《道德经》,第一句话就是“道可道非常道”,指明了道并不是我们认为恒定的理想状态,而是要不忘初心,保持恒心,坚定的不断开拓、不断进化。
当你下定决心去做一件真正有价值(初心)的事情,赚不赚钱就不是额外要讨论的事情。作为经营者,创造客户价值应该是你的“恒心”。你做的有价值,你就不用担心会被淘汰,因为客户会永远跟你站在一起。当你决定了让一个价值成为你的职业、你的商业模型、你的创业以及最终追求的东西时,其实也不存在风口期。
所以,建立长期主义的价值观,是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。
价值的定义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改变。所以要保持你的价值,你就需要去学新的东西。当你不断学习新东西时,你就是在不断迭代自己,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现实。
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,所谓被社会淘汰,一定是你没有了价值;被同行淘汰,是因为你没有核心价值。
所以,第二件事情就是致力于打造不可替代的核心价值。

外保温脱落的原因很多,关键在于开发商是否按标准招标?监管、监理是否按标规要求工作到位?推广之初,抗风荷载性能就是标准中特别重要的一项,国标中专门明确了抗风荷载指标,只要按此标准采购、监管、执行,外保温不会成为众矢之的,不论是国际品牌申得欧、堡密特,还是国内知名企业富思特、卧牛山、秦恒、敬业达,2002年前后很多项目至今也没有任何问题。劣币能驱逐良币,说明我们行业对百姓的宣贯还是不够。如果老百姓知道外保温标准要求有抗风荷载、耐候性报告,一纸诉状就能将开发商告上法庭。
《检验报告》样板由北京敬业达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提供
瓷砖胶也是同理,
合格的瓷砖胶会掉砖吗?
瓷砖胶好的话,还有背胶的事吗?
我们创造的产品价值,
一定要让全社会知晓,
通过舆论力量促使各环节不能乱来。
所以,第三件事情,我们要参与建立百姓依法维权的渠道。
反思,是为了行业更好地前行。
2019年,我们应该去寻找确定性——明确你该做什么、不该做什么。
对于每个企业每个人来说,
我们面对的风险,最重要的不是你有没有直面它的勇气,
而是你有没有认知和理解它的能力,因为它已经存在。
最后,实现保温砂浆行业的长远发展,
还得依赖法律的保驾护航。
东西方文明的显著差异来源于对人之初的不同看法。
西方文明认为“人之初,性本恶”,
所以特别强调法律、契约,
东方文明则强调道德底线,
但德治与法治的代价不可同语,
屡屡有人突破底线,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处罚。
欣慰的是,我们其实已经有了诸多的法律条文,
只需要将现有的法律依据,
更广泛地告知全社会,帮助业主依法维权,
就能打破“劣币驱逐良币”的魔咒,
彰显我们挚爱行业真正的价值所在。
我们认为:
如果不尊重每个价值的创造,
只想谈赚钱逻辑,
这批人将不可避免被替代。